行业新闻

【中国梦·大国工匠】董礼涛:一把铣刀雕刻“产业报国梦”PG电子app

2024-12-14 07:39:4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记者 李文学)他,27岁成为高级技师,打破公司纪录;他,参与加工制造了国内首台30MW燃压机组,摘取了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他,一名一线余项技术创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为公司创造了6000余万元的价值

  44岁的董礼涛,是哈尔滨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他创造的“董礼涛加工法”,为国防事业和国家电力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冶金行业技术能手、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首届龙江技能大奖、黑龙江省国资委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董礼涛参加工作仅仅10余年就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从第一次参加公司的技能大赛到获得公司“铣工状元”,他仅用了5年。随后他代表哈汽公司先后参加了中央企业、省市技能大赛,均获得了耀眼的成绩。

  公司的沃土为他的成长提供了条件和平台。他说过,全分厂机加岗位的师傅都是我师傅。PG电子所在分厂有几名老师傅都是公司机加岗位中的高手,手上都有几项绝活,他便主动求教。如将车工加工锥面的方法应用到了斜面的铣削上,将低熔点合金浇注装夹加工叶片的方法应用到了1毫米薄壁套筒的开槽铣削上。一次,在准备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有个公差尺寸怎么也加工不好,他就请教其中一位高手,师傅看了他的加工情况后,只说这和我们加工的某个零件情形相似,他马上就说我懂了,师傅说,你小子要成精。

  随着技能不断提高,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技术创新上。几年下来,他取得几十项的技术成果,其中,“超超临界百万机组主汽阀阀杆键槽加工法”被公司命名为“董礼涛加工法”,并在全公司推广。这一年他刚刚30岁。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哈汽公司二分厂设备升级改造,从德国购进一批先进的加工设备。公司委派他远赴德国学习。一个月的短期培训很快就结束了,PG电子回国不久,设备就开始安装调试并承担了国防重点工程(舰船)核心部套的加工,创造了同类型加工设备从安装到使用的最短记录。

  在加工国产首台百万超超临界汽轮机喷嘴组过程中,加工方案的确定、各项数据的验证以及加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生产周期。PG电子喷嘴由六块组成一圈,每块汽道最窄的喉部尺寸6.713毫米,叶高62毫米,与以往类似的产品(喉部一般大于9毫米)比较,刀径非常小,且悬伸长度与刀径的比值大于8.5,这给整个切削加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工艺交底时预计一周才能铣一块。

  这个难关必须突破!董礼涛先分析图纸、工艺,又找来了自己在德国学习时候的小笔记,研究起加工方案来。他没有申请专用工装,而是利用自己的发明专利《加工中心柔性工装夹具》,很便捷地完成工件安装、定位、压紧、找正。他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比原计划提前20天,产品质量大为提升,更为改造机组喷嘴组的加工保留了大量的参考数据。

  引进美国通用公司技术在加工国产首台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转子装配件斜齿汽封弧段时,他自行设计成套的系列化夹具和独特的加工方案,每台就为公司节约80多万元的资金。

  十几年下来,他先后有6项专利授权,120余项技术成果,为公司创造了6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其中,有两项技术成果获得全国机械工业职工岗位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挺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靠的就是工匠精神。如今的董礼涛,已经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工匠。此时,他把目光又投向了比他更年轻的同事们。

  在公司倡导下,他组建了“董礼涛铣工工作研讨小组”,历经“哈汽董礼涛创新工作室”,“黑龙江省董礼涛铣工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年,又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董礼涛国家级铣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几年来,他以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孵化基地,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青年人才,有的通过技术比武晋级为高级技师,有的获得市、省技术能手,有的成为市劳动模范,“十大创新青年”等,其中晋升技师、高级技师的就有26名。

  工作之余,他又把多年来取得的工作经验进行梳理,编辑成册,供广大青工参考。

  他参加黑龙江省“技师培养高层论坛”并发言,事迹被编入中国青少年教育丛书《共和国的建设者》。

  不断的创新,忘我的进取,是他成功的捷径。如今的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央企工匠,操作的机床也已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正如董礼涛所言,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是所有中国产业工人共同的梦想。作为产业报国的大工匠,董礼涛正怀揣自己的梦想,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征程上大步前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