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技法,就是在雕刻创作中,作者对雕件的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雕刻技法,是展现雕刻艺术的最重要的手段。千百年来,随着一代代雕刻艺人对雕刻技法的不断创新、完善,现今的雕刻技法已经渐臻完美。微雕、圆雕、浮雕、镂雕、链雕、透雕、沉雕与线雕、薄意等等各种雕刻手法,施艺材料范围广,雕刻作品精美绝伦。
顾名思义,即是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手法。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微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精微”二字,而其难点同样是“精微”。也正是这个原因,微雕特别讲究选材,其石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
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而微雕艺人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刻”,临场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运刀要稳、准、狠,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完全立体正是圆雕的代表性特征。圆雕作品生动、逼真、传神,以静止形态表现运动过程,所以,圆雕对施艺材料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圆雕作品以寿山石圆雕比较出名。
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浮雕是继圆雕之后出现的一种装饰性的雕刻技法。
浮雕的突出特性即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其与圆雕最大的区别就是“半立体感”。根据压缩空间的程度(石面脱石深浅程度)不同,浮雕分为高浮雕与浅浮雕两种。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起位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
浮雕的选材十分讲究,如雕刻材料的色阶分明,施艺面的宽大平整等等。因此最好选择色层分明的薄型石料——外色制景,内色衬底在浮雕作品中,色阶有多层次的高浮雕作品,艺术效果最为理想。
镂雕与链雕是圆雕相对独立的雕刻技法,常与圆雕或其他雕刻技法相结合,使雕刻作品更富表现力。
镂雕亦称镂空,即把雕刻材料中没有表现物象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现物象的部分留下来。镂雕的难度很大,所以从石料挑选、作品布局、刀具配备到雕刻程序等,都与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不同。
链雕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出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链雕也是从圆雕技法中发展出来的,最早见于玉器的雕琢。在链雕全过程中,雕环是极细致、难度极高的技法。
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镂空,就称为透雕。所以将透雕与镂雕化为一种雕刻技法中,是值得商榷的。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一般镂空其背景部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镂雕和链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面或正反两面。因此,镂雕和链雕属于圆雕技法,而透雕则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故名。薄意艺术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薄意比“浅浮雕”还要浅,因其浅刻如画,又有“刀画”之称。“薄意”雕刻的制品,一向以“重典雅、工精致、近画理”而著称,PG电子官网它是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并且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篆刻艺术占有重要地位。历代皇帝的玉玺和御宝都以篆文刻成,至于名书画家更是视篆刻如宝。凡一幅书或一幅画,必钤之以篆刻印章,所谓诗、书、印、画,缺一不可。
古代篆刻多以金、银、铜、玉为材料,现今也有石材篆刻。篆刻分为阴刻、阳刻两种。以朱砂钤印,白底朱文者为阳刻,其特点是比划纤细流利;朱底白文者为阴刻,笔画往往粗狂苍劲,PG电子官网富有原始铭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