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信阳4月14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一手拿刻刀,一手拿小锤,按照构图慢慢凿刻……”课堂上,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杰一边介绍木雕的历史及构图原理,一边教学生雕刻技法。
这堂课是平桥区明港镇第四小学的非遗进校园体验课,在刘汉杰的指导下,课堂变身“小小工坊”,学生们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在木料上刻出第一道纹路:“原来以为雕刻就是‘削木头’,今天才知道要观察木纹走向!”
“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记忆,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才能让文化根脉真正‘活’起来。”明港镇四小校长杨霞表示,“非遗传承不是复制过去,而是用今天的创造力点亮传统的未来。”
趣味横生的体验活动,生动鲜活的技艺展示,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学生们心中播撒下非遗传承的“种子”,古老的技艺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趣味横生的体验活动,PG电子官网生动鲜活的技艺展示,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学生们心中播撒下非遗传承的“种子”,古老的技艺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