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21日,石狮人谢希德先生出任复旦大学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42年后的1月21日,谢希德先生雕像捐建落成揭幕仪式在其家乡石狮隆重举行。
谢希德先生的儿子曹惟正博士、儿媳余科教授及其亲属,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东华大学原校长、复旦大学原副校长稚,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理事长赖虹凯,石狮市领导余志伟、李斌、黄延艺、刘艺波、邱永丰、谢建智,上海石狮商会会长吴良杰、监事长邱尚振出席活动,并共同为谢希德先生雕像揭幕。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师生及校友代表,上海石狮商会、世界石狮同乡联谊会以及北京、广州、福州、厦门等地石狮籍商会代表,市直相关单位、各高校主要负责人,石狮教育系统师生代表等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谢希德先生1921年3月19日出生于石狮市祥芝镇赤湖村,自幼随祖母生活;1942年考入厦门大学,1947年到美国留学,1951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克服重重困难与丈夫曹天钦博士携手回国。历任复旦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固体物理教研室、半导体物理教研室主任兼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1983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79年、1980年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8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著有《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群论及其在物理学的应用》等。曾任中国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上海市第七届政协主席。2000年3月4日,谢希德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79岁。
作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谢希德先生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界最美的女性之一”,PG电子在表面和界面物理、量子器件和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培养了众多该领域的领军人才。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校长期间,谢希德先生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物理学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科教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以及物理学会的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许征在致辞中指出,大学之大在于伟大的精神传统,在于追求卓越的学脉传承,这样的传承也是今天的我们对先辈最好的纪念方式。今年恰逢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这是复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体复旦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谢希德校长“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勤勉为师,为国育才”的风范,“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品格,汲取奋进力量,坚持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的复旦贡献。
赖虹凯在致辞中说,谢希德先生的一生,热爱祖国,她以她的人格力量、学术功底、闪光智慧跨越人生无数障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是厦门大学的校训,谢希德先生不仅是厦门大学的骄傲,也是我国科教界的骄傲,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谢希德先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全体厦大人继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永远向前。
余志伟表示,谢希德先生虽然长期在外拼搏,但始终念念不忘故乡,积极为石狮发展牵线搭桥、建言献策,彰显出心系桑梓的赤子情怀,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石狮人。谢希德先生雕像的落成,不仅是要铭记先生在物理研究、科技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更是要致敬先生,传承弘扬先生“心有大我、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希望广大干部职工以谢希德先生为榜样,在各自岗位上精耕细作,为石狮高质量打造全域共富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据了解,从2020年开始,上海石狮商会开始动议捐建谢希德雕像,并持续就捐建项目与多方商讨接洽,在费用筹措、雕像设计、落地选址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推动雕像的落成。多年前,石狮首批荣誉市民、上海《文汇报》高级记者施宣圆生前多次向几任上海石狮商会会长介绍在家乡立谢希德先生雕像的价值和意义,为谢希德先生在家乡立雕像一事做了不少推动工作。
谢希德先生雕像坐落于石狮学府公园,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德强构思创作而成。雕像以花岗岩的坚韧与沉稳,雕琢出一尊栩栩如生的谢希德先生全身坐姿像,仿佛将时光凝固,让这位科学巨匠的风采永驻人间。雕像的设计巧妙地将人物与山石融为一体,象征着谢希德教授在科学领域的坚实基础和她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雕像不仅是对谢希德先生个人的纪念,更是对整个科学界和教育界的致敬,也将鼓励年轻一代学习和继承谢希德先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教育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记者 林富榕 颜华杰)